
报告题目:选择性自由基交叉偶联构建sp3 C-C键
时间:2025年11月10日
地点:图书馆514时珍厅
夏国钦,2009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期间师从陆熙炎院士,主要从事二价钯催化的串联环化反应研究。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Jin-Quan Yu 教授课题组开展第一站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位点选择性和空间选择性的sp3 C-H键活化反应。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Stuart L. Schreiber 教授课题组从事第二站博士后研究,主要方向为DNA编码化合物库(DEL)的合成与筛选。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Scripps研究所Benjamin F. Cravatt课题组担任Staff Scientist, 主要从事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学研究。2021年6月起加入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担任研究员、课题组长。曾入选中科院高层次人才引才计划、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计划等,迄今在Nature, Nat.Chem., JACS, Angew, Nat. Commun.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基金。

报告题目:小分子光声探针与器官间化学通讯
地点:图书馆514时珍厅
刘志鹏,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功能发光材料课题组组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业人才”项目柔性引进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小分子荧光/光声探针,包括:开发具有活体高时空分辨成像能力的分子探针,实现金属相关信号分子的高时空在体分析,阐释其器官间信号传递功能和调控机制。至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至今,以通讯作者在包括J. Am. Soc. Chem., Angew. Chem., Sci. Adv.,Nat. Commun.,Chem. Soc. Rev.在内的高影响力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授权中国专利8件。相关研究成果被新华网、新浪网、Wiley中国官网 WileyChem和《中国科学报》等多家学术媒体报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担任中国化学会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编委会委员,美国化学会Chemical & Biomedical Imaging期刊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基于环酮肟酯的季碳合成方法学研究
时间:2025年11月10日
地点:图书馆514时珍厅
陈铁根,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药物化学、新药发现和有机合成,以第一作者或参与作者身份在Nature,J.Am.Chem.Soc.,Angew.Chem.Int.Ed,J.Med.Chem.等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新药研发方面,作为主要参与人致力于开发抗肿瘤与抗病毒药物,已获得一系列骨架新颖、药效活性良好的先导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转化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主持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择优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国家及省市基金项目。入选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青年英才计划、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中山市第二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等多个国家及省市人才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