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医防融合,卫护健康”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24

各培养单位:

为推动我校研究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化、高素质的医防融合人才队伍的培养,现组织全体研究生积极参加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医防融合,卫护健康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暨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演,现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医防融合,卫护健康

二、组织机构

1. 主办单位:江苏省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

2. 承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3. 协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疫苗研发)南京医科大学泰州医药产业研究院、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江苏瑞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三、赛制安排

(一)主题赛道

1.科研创新赛道:以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为目标,探索医药科技发展前沿,体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创新的科研设计。

2.转化应用赛道:以服务医学实践为导向,挖掘可以满足社会服务实际需求的,具有医防融合应用价值的科技转化成果。

3.公益创意赛道:创新疾病预防方式方法,针对具体场景或人群设计健康促进方案或进行健康宣教,弘扬公益精神的作品。

4.疫苗研发赛道:聚焦疫苗研发的前沿技术和方法的创新设计与新标准、新产品等;企业实际需求的揭榜挂帅项目。

(二)赛程安排

1.第一轮通知发布(1024

2.官网报名(10241110):通过大赛网站https://jsykc.valtai.com报名与提交作品。

3.初赛(11月):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核后,组织专家对各赛道作品进行匿名材料评审,评选进入决赛的高水平作品。

4.决赛(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第一阶段:采用分组答辩展示形式。答辩包括陈述环节和问答环节。遴选出进入决赛第二阶段角逐特等奖的团队。

第二阶段:决赛作品面向专家和观众进行展演,评选出各赛道的特等奖。

四、申请条件

1. 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为主,项目负责人专业为医药卫生相关学科,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口腔)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中医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鼓励与其他专业领域(如计算机、人工智能、人文社科等)跨学科交叉合作的作品参赛。

2.参赛项目负责人须为研究生,本科生可以作为组员参赛,每支队伍15组成。每位参赛选手(负责人及组员)在同一赛道只能投稿1项作品。每队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每位参赛选手(负责人及组员)最多参加2个赛道、每名指导老师最多指导2份作品。

3. 已获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内竞赛项目名单》中省级及以上奖项的竞赛作品不可报名参加本次大赛。

4. 参赛项目的设计、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等归属或授权参赛团队,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五、参赛申请

1. 材料提交时间:202510241110

2. 材料提交网址:https://jsykc.valtai.com,各赛道申报书请见附件1。注:提交的佐证材料和作品均需隐藏所有个人及单位信息。

3. 项目申报书(附件1)、学校参赛信息汇总(附件2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医防融合,卫护健康”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简表)(附件3请于116日前同步提交到邮箱:ygbglb205@njucm.edu.cn培养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命名

奖项设置

1. 学生奖项:3个主题赛道分别设特等奖(8000/项)、一等奖(5000/项)、二等奖(3000/项)和三等奖(1000/项)若干项,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证书)。获奖的参赛组将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疫苗研发赛道特设奖项:疫苗之星专项奖,揭榜挂帅,10000/项;自由选题,6000/项,若干项。

2. 集体奖项:以学校为单位,根据入围选拔赛作品总数排名前十的高校颁发最佳组织奖(第一)和优秀组织奖。

七、注意事项

(一)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工作,全面组织本单位研究生组队参赛。

(二)我校将根据相关成绩,设置校内二次奖励机制。

(三)根据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人数已做好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医防融合,卫护健康”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名额分配表》。

八、大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25-85811355

附件1:各赛道申报书.zip

 附件2:学校参赛信息汇总表.xlsx

附件3: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医防融合,卫护健康”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简表).xlsx

附件4: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医防融合,卫护健康”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名额分配表.xlsx

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