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黔行·智汇振兴——我校研究生贯众硕博服务团赴贵州榕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02浏览次数:18


2025年8月29-3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贯众硕博服务团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由研究生党委教工党支部联合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医大师周仲瑛名医传承党支部、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教工第三支部及药学院中药资源与鉴定教工支部共同发起,药学院中药资源化学研究生党支部全程参加,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将中医药文化引入小学课堂,将义诊服务送进乡村基层,将道地药材种植经验带进乡间沃土,为研究生的发展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该项目作为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新时代伟大变革暑期实践”立项项目,得到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生工作处和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张晶及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刘江涛随行指导。

厚朴相传二十载,支教深耕践初心

实践团在栽麻镇中心校举办了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座谈会。栽麻镇中心校校长罗彬菠首先对研究生贯众硕博服务团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对学校长期以来为当地教育和中药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张晶对本次社会实践进行了高度肯定,鼓励实践团与支教团成员永葆初心,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刘江涛希望实践团成员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干事中成长,不断增强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党委研工部部长张军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整体安排,强调此次活动是推动研究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举措。校团委书记史文川介绍了研支团长期以来在榕江支教的工作成效,寄语支教团成员要弘扬“厚朴远志”的支教精神。榕江县教育局副局长杨羚艺对研究生贯众硕博服务团和研究生支教团长期以来对榕江县教育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肯定和衷心感谢,希望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做好交流共建。

(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座谈会)

实践团导师代表张瑜结合自身支教经历,勉励支教团成员用心用情用爱做好教育,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第26届支教团成员王自善充满深情地分享了其在归柳支教期间的经历,鼓励新一届支教团成员用心工作,在这一年的宝贵时光里,奋力拼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中药资源化学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童莹莹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与成长体会,鼓励实践团和支教团成员要尽早树立学术成长目标、明晰职业发展路径。

百草岐黄启童心,党建共建育新苗

       为启蒙中医药智慧,守护儿童健康,实践团4名成员结合洪涝灾害防疫知识,为同学们开展了生动有趣的中医药科普讲座,在趣味互动中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实用技巧悄然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实践团研究生参与研发的“中医四诊”小程序,通过望闻问切采集和名老中医大数据模型自动辨识,因人而异,定制化地提供了就诊建议。科普现场,实践团成员们现场展示该程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人工智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同步开展的中医药文创制作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带领栽麻镇中心校的小学生们动手制作艾草锤、草药香囊,开展中医药主题创意绘画,在寓教于乐中传递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践团成员在栽麻镇中心校开展中药科普讲座)

近年来,学校与栽麻镇中心校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在中心校共同建设“岐黄育苗,仲薏栽麻”百草园教育基地。实践团师生参加了栽麻镇中心校百草园的揭牌仪式,专家对百草园种植规划进行了现场指导。基地将中草药种植、教学实践、中医药文化展示有机结合,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课堂、进乡土注入了新活力。

(实践团成员参加栽麻镇中心校百草园揭牌仪式)

在栽麻镇归柳村,实践团深入走访了解了归柳小学的校舍情况,仔细察看研支团的居住环境。长期以来,一届又一届的研支团成员带领小学生发现身边的“中草药”,开展中医药辨识,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馆,将中医药的种子播撒在小学生的心田。实践团一行详细考察校园中药材科普园的种植情况,并提供相关规划建议。

(实践团成员走访归柳小学)

医路黔行惠民生,仁心仁术进万家

       实践团在归柳村开展“岐黄仁心”中医义诊活动,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医大师周仲瑛名医传承党支部叶放教授,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教工第三支部郝锋副教授附院机关总支教育教学党支部张来根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联合榕江县中医院,为归柳村村民提供免费中医健康咨询、针灸推拿、艾灸调理、血压测量、急救知识科普等特色服务。服务过程中专家老师认真倾听患者的症状,对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关怀与帮助,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为在场的研究生成员树立了生动而崇高的榜样,让“大医精诚”的理念在实践之中薪火相传。

(实践团成员开展“岐黄仁心”义诊服务现场)

针对部分年迈、行动不便的患者,郝锋教授及团队指导教师带领实践团成员们主动送医上门,走进住户进行中医义诊和关心慰问。这一系列暖心的举动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病痛,更温暖了他们的心田,展现了中医药工作者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药香致远耘沃土,智汇乡村润良材

学校长期致力于帮助归柳村挖掘和发展当地的贵药与苗药。本次实践中,中药资源专家张瑜副教授带领中药资源与化学研究生党支部的研究生党员深入道地药材种植区,为种植农户实地开展技术指导。从科学选种、土壤管理到生态种植模式的构建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师生共同为农户提供涵盖全生产周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提升中药材品质与生产标准化水平

(实践团成员在导师带领下为中药材种植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师生们在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中,耐心解答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建立起“专家引领+研究生实践+农户参与”的联动帮扶机制。相关技术的落地推广将有助于提升当地中药材种植的经济规模效益,为构建集约化、生态化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助力当地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实践活动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榕江结缘20周年为契机,旨在实践育人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校地合作中探索中医药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生动诠释了南中医研究生的专业精神与责任担当。未来,党委研工部将持续完善实践育人长效服务机制,引导广大研究生学子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南中医力量。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202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