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贯众硕博服务团|中医中药高校行——走进南京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01浏览次数:10

正是春寒料峭时,校园义诊送暖来。33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贯众硕博服务团以理论+实践+艺术的创新模式走进南京艺术学院,开展了一场融学术性、体验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丰富了中医中药高校行系列义诊活动。

一、 理论筑基:从书法体验到中医文化

活动以医艺同行体验活动拉开帷幕,服务团成员们在友校志愿者的带领下临摹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作品《黄庭经》。《黄庭经》整体观深刻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成员们便为大家讲解了中医学中的五脏一体观,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以饮食、起居、情志为三大核心的春季养生要点。

当飘逸的墨迹流淌于纸上,大家不仅仅在书法作品中得到了艺术的熏陶,更在一笔一墨中体会到了中医文化的传承。

二、实践赋能:体悟式教学激活文化基因

活动现场设立八大互动体验区,构建认知-体验-应用闭环:

功法传承:以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为切入点,揭示了传统功法对艺术生颈椎保护的独特价值,师生在一呼一吸间体会天人合一的内涵。

香囊手作:本次义诊首次增加香囊制作的环节。香囊中可放入丁香、佩兰、合欢花、石菖蒲等传统中草药材,以求调和气血、安神定志。丁香、合欢花等药材的香气与色彩实现药香美育的双重浸润。

推拿按摩:小杏仁们从专业角度科普颈椎病的防治,并现场展示颈椎病常用推拿手法和穴位。他们通过揉、捏、按、推等动作,精准地刺激穴位,帮助南艺学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减轻身体压力。

健康咨询:春气初动,乍暖还寒,针对春季多发的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小杏仁们为师生们进行了健康养生指导。将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智慧娓娓道来,助力师生在阳气升发的季节里固本培元,颐养身心。

中医问诊:通过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小杏仁们细致地分析了大家的体质状况和潜在健康问题,给出了专业且实用的建议,力求为每一位到来的南艺学子提供量身定制的中医指导。

中药花茶:大家在品茶的同时聆听服务团成员讲解花茶的养生功效。在花茶的阵阵清香中,同学们了解到中医食疗文化的博大精深,默默地在心里埋下了中医文化的种子。

耳穴埋籽:耳穴埋籽为大家直观展示了耳为宗脉之所聚的科学内涵,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变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化表达。

血压测量:针对血压异常情况,志愿者结合中医理论分析诱因,给与个性化调养方案,涵盖药膳食谱及运动频次等方面,并介绍适合学生党的简便养生技巧。

三、艺术+中医:中医文化传播的破圈实验针对艺术院校的特质,活动特别设置创新环节:

音乐疗法研习角: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可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不同疾病。小杏仁们与南艺同学们共同探讨五音疗法的作用,并在活动现场播放《春江花月夜》、《阳春白雪》等著名中医养生乐曲。“中医的辨证思维与艺术创作的意象表达竟如此相通!”舞蹈学院李同学在体验后如是说。这场跨界对话,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开辟了“以美为媒”的新路径。

活动总结

当药草清香邂逅美妙旋律,这场高校行已然超越传统义诊的范畴。正如服务团负责人所言:我们不仅是在传播中医技术,更是在培植一种文化自觉——让千年的智慧通过青春的创造力生生不息,让文化传承扎根教育土壤

未来,研究生贯众硕博服务将紧扣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求,持续开展中医中药进小学、进中学、进高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中彰显新时代南中医研究生的使命担当。